如何评价生物学著名期刊 eLife 宣布明年起将不再拒稿,这是 ...

发表于 2022-12-2 21:37:22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评价生物学著名期刊 eLife 宣布明年起将不再拒稿,这是 ...

2022年10月20日,国际著名生物学综合期刊eLife宣布所有经过同行评议审的文章,eLife都不会作出接受/拒绝的决定,而是直接发布在其网站上,据称发表内容包含同行评审。
若此模式被大规模应用,是否可以认为:发表学术论文将回归学术交流的本质?能否从根基上铲除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真正破除唯论文、唯影响因子论?
这种模式的弊端又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称不上不再拒稿,只是把拒稿的决定权全都放在了editor身上。本来领域内好杂志desk reject就是最常见的结果,所以也达不到什么去除gatekeeping的目的---只要发表的数目相对于投稿是有限的,就必须要做选择。
而且,这一套操作也实在谈不上新鲜,有个叫Biology Direct的期刊就曾经玩过[1]。当年Biology Direct的编辑阵容也相当强大,有Eugene Koonin,Laura Landweber等人。但是嘛,这一套操作并没有能够广泛传播开去,Biology Direct这么多年也一直不温不火,近期也取消了这一套操作,回归了传统的同行评议模式。所以,elife搞这个模式,是否能被大规模应用,也难说得很。我们吃个瓜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elife从创刊开始就喜欢搞些七七八八的“骚操作”
我老板作为创刊的成员之一,多多少少有点推波助澜贡献,从他平时组会里的调侃,发现他对Nature系列尤其“酸”....  以前有同事文章没投elife,投了NC,最后硬是差点自己解决稿费.....
只不过可惜的是,当骚操作真有可能执行的时候,我老板自己遁了..... 世事难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模式的目的确实是在针对行业的一个痛点,那就是很多时候为了发表论文,作者不得不根据审稿人的建议进行修改或者补实验,但修改后的版本未必会真的有提升。还有个问题就是补实验的过程往往是有期待的结果的,不能做到无偏。
我想起以前组里讨论一篇论文的时候,我们在说某部分结果做的很差,放在这里很奇怪,老板直接终结比赛:这一看就是审稿人让补的实验。我们都恍然大悟,这么一看就合理多了。
elife这个杂志他的审稿已经算是不错了,会综合几个审稿人的意见提出统一的修改方案,而不是一人一个想法,所以较少会存在某个诡异的人让补诡异的实验这种事情。现在他更新这个方案,总的来说我看评价是偏正面的,估计会有更多稿源,因此可以想像编辑那关会更难过。个人感觉编辑权力大不是什么问题,一些资深编辑对领域的理解是很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评论区提供的新闻原文:
eLife 很高兴地宣布编辑实践的重大变化。在 2021 年转向专门审查预印本的基础上,该组织正在结束在同行评审后做出接受/拒绝决定的做法。
从 2023 年 1 月 31 日起,eLife 将改为将其审查的每篇论文作为已审阅的预印本发表,这是一种新型的研究成果,将手稿与 eLife 的详细同行评审以及对发现的重要性和证据质量的简明评估相结合。
eLife 主编 Michael Eisen 说:“通过放弃传统的期刊守门人角色,转而专注于产生公共同行评议和评估,eLife 正在恢复对作者的出版控制权,恢复因同行而失去的巨大价值。评论被简化为二元出版决策,并根据他们发表的内容而非地点来促进对科学家的评估。”
eLife 在过去的 18 个月中开发了这个模型,要求审稿人撰写同行评审的公开版本,其中包含对读者有用的详细观察以及总结他们对手稿贡献和方法严谨性的看法的评估。
谈到对 eLife 自那时以来发布的 2200 多份预印本的评论时,副主编 Anna Akhmanova 说:“这些公开的预印本评论和评估比发表手稿的决定更有效地传达了我们审稿人的想法和“
在新流程中,eLife编辑将邀请专家审稿人进行高质量的同行评审。评审员将提出建设性的公众同行评审,突出工作的优势和劣势。他们还将共同制作一份 eLife 评估,以捕捉他们对研究结果重要性的看法,并以非专业读者可以理解的语言评估证据的强度。
作者可以选择提交修订后的预印本,以回应审稿人提出的公开评论和私人建议。eLife 然后将发布一个新的经过审查的预印本,其中包含更新的评论和评估。
eLife 出版主管 Fiona Hutton 说:“虽然同行评审的核心流程基本没有变化,但产出却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现在只专注于制作和传达有用的公众评论和评估,我们正在恢复作者的自主权,并为出版商定义角色的变化。”
这些举措是草根运动的一部分,旨在通过促进在生物学和医学中使用预印本来提高科学的可用性和传播速度。预印本发布迅速增长,许多科学家和公众通过预印本获取最新科学。这导致越来越多的组织现在接受预印本作为拨款和工作申请中生产力的证据。eLife 的新方法是让同行评审与这一新现实保持一致,并优化其对科学和公众的价值。
eLife 董事会主席 Prachee Avasthi 说:“eLife 成立的使命是促进像这样的科学负责任行为。有了独立的资金,我们可以采取大胆的步骤,我们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可以提供一个关注科学未来的研究人员可以接受的出版系统。”
与最近出版商增加文章处理费用的趋势相反,eLife 的这些变化伴随着其出版费从 3,000 美元降低到 2,000 美元。这包括所有轮次同行评审、评审预印本的制作和进一步步骤的成本。与 eLife 一样,对于无力支付的作者,将免除此费用。
eLife 执行董事 Damian Pattinson 说:“这个过程没有什么是 eLife 特有的:我们希望许多出版商能加入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结果可以公开分享和审查的未来,并以此为更多的研究人员提供参与的机会。”
主编 Eisen 补充道:“修复科学出版的力量独一无二地掌握在科学家手中,而我们这些在生活和职业中从科学中受益匪浅的人,应该感谢那些希望依靠它的承诺不要让我们对变化的恐惧再限制它的影响一分钟。”
这样的话,期刊稿件质量就很依赖于编辑品味和人品了!而且也需要大量的编辑,不然根本处理不过来。而且审稿人的评审意见也得贴出来,还有多少人愿意审稿,很不好说。
<hr/>我希望题主提供一下原新闻链接。
如果真的如描述的,不拒稿了。实操起来会有如下问题。
一、如何控制发文量?如果不控制,那么需要的编辑人员将是海量的!同时,就算是免费请专家审稿,这个发文量,大多数专家估计也审不过来了。
二、不拒稿的话,如何控制期刊稿件质量?如果不加以控制,想在这本期刊找到有用的信息最后就宛如大海捞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回答给出了elife的官网的相关新闻,具点进去大概看了看。PS,我家的宽带不知道和elife有啥仇,挂了公司的VPN才打开。
eLife ends accept/reject decisions following peer review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83889
From January 31, 2023, eLife will instead publish every paper it reviews as a Reviewed Preprint, a new type of research output that combines the manuscript with eLife’s detailed peer reviews and a concise assessment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indings and quality of the evidence.
所以,应该说还是有门槛的。首先投稿得交两千块美元,对滥投实现了一定资金约束。其次,文章发表时会附上编辑/审稿人对发现的重要性和证据的质量的评价,也算是帮助读者做个快速筛选。相当于把审稿人的决定权变成了建议权。
eLife也不是心血来潮,说干就干的,也是试运行了18个月的。审稿流程也还是有的,只是作者可以选择遵从或者不遵从审稿建议。
扩展到全面实际执行后,我估计还是会有初步的编辑把关的。可能也不是多离谱都能发。不过,也可能为了两千美元,啥都干,毕竟是两千美元呢。
要说这创新有多颠覆性,我看也不见得。bioRxiv, medRxiv等预印本平台,可以无限制、无审稿的发表论文。现在相当于,有一个平台可以带审稿但是不受审稿意见限制的发表论文。相当于传统模式和预印本模式的中间体,可以说是填补了生态位空缺,把数轴填满了。网络发表,使得对文章数量的限制不再重要,使得这种模式有了可行性。
最后,问题描述里说,这种模式会不会“真正破除唯论文”,我看中短期内不会。别的学术期刊又没有跟上。如果大部分学术期刊没跟上,那结果很可能是,看论文时,把elife上发表的排除出去。
<hr/>谢邀!我和 @淡腾铲屎官二号 的看法一样,希望题主给出消息来源。“不再拒稿”没有可执行性,没有办法限制稿件的数量,控制稿件的质量,甚至很难限制稿件的主题。“不再拒稿”这不就变成BBS了吗?
比如,我去给eLife投篇文章《相对论是胡扯》,审稿意见都是负面的(如果审稿邀请到燕山大学某教授,也许还能有正面的),那eLife该不该发表我的论文呢?如果这样的论文都发表,生物学研究者还怎么通过eLife获取有帮助的信息呢?
我觉得,有操作性的,最多最多就是,增加编辑的决定权。编辑可以根据个人见解,带着负面审稿意见发表论文。但哪怕现行制度下,编辑真想展现个人好恶,似乎也可以通过增加审稿人,影响最终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邀请,刚刚我还专门去查阅了相关资料,确认了是真实事件。这个期刊是IF=8.7的一区期刊,主编是2013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Randy Schekman。
Prof.Schekman做出这种事情,堪称学术界的一股清流。从我个人而言,很期待此事的持续发酵。学术最重要的是交流,但高端期刊把握了头部资源,通过发文可以间接控制基金的走向。从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垄断和学阀。
举个例子,如果在国内持续发Nature+Science,很快就能成长成“优青”或许“杰青”,甚至院士。那么,他们就会获得更多的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的基金支持。如果国外的敌对势力,想要带偏我们国家的研究方向,是不是就可以通过控制这几个知名期刊,就可以了?科学确实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永远都是有国家的。
另外,发顶级期刊论文在国内外目前的评价体系下,都容易成为学阀。这些学阀的徒子徒孙,进一步巩固了这个利益共同体。请问有立场、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才俊如何出头?科学被少数几个人的垄断话语权,如何快速发展?
当然,此举虽然开了科学界的先河,但也有几个不可不忽视的问题。第一:eLife不拒稿/接收,如何把握文章的质量?难道什么论文都可以发表?会不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第二:可以预见发文量会猛增,审稿人如何寻找?审稿人水平差劲,如何做到合理的同行评价?第三:文章是否收费,用以开放OA?如果收费,该期刊岂不会数钱数到手抽筋?以后期刊变成水货超市,如何吸引高水平论文?会不会让人认为该期刊是为了敛财?
我非常期待此事的进一步发展。希望该期刊的编委们可以对潜在的威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eLife能够开此先河,并有效规避相关风险。我相信对整顿学术圈的目前乱象,此事绝对是一柄神剑,并开启学术交流的新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原来的统计数据,投稿只要不被elife的编辑拒,就有90%多的论文被接收了。所以其实也没啥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只是将同行评审结果公开,这有点像PubPeer的升级版,也就是把作者与审稿人的工作公开。
这等于减少了一项编辑的工作,但在评审前的工作还是少不了;
编辑将对稿件进行评价,提出如下问题:
●这篇论文是否与期刊的范围有关?
●作者是否正确遵循了期刊的投稿须知?
●作者是否声明了利益冲突?
●这篇论文是否具有价值(即读者是否会发现这篇论文具有趣味性和信息性)?
根据以上问题编辑会做出是否将稿件送审的决定。
而经过同行评审后,编辑再根据审稿人意见来决定稿件是否接受。
然而,按照新的评审模式,编辑将直接将评审结果与稿件放到期刊,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
1.对于期刊而言,论文发表速度更快,节省了一部分编辑的时候;评审过程更加透明,对期刊信誉有一定好处;
2;对于作者而言,应该是有利有弊,好的一面就是发表速度更快了,但可能不会被机构认可,要看具体情况;既然评审要公开就可能会减少审稿人偏见,这对作者是有利的。
3.对于审稿人而言,自己的工作也会得到同行的认可,当然,可能也会带来反对,相信这一模式不会公开审稿人身份,那其实也没有啥意义。只能让审稿人更认真的审稿。
这一模式不算是什么颠覆性的,还需要运行一段时间再看看,毕竟PubPeer之前就尝过鲜,争议也比较大,想取代现在主流的双盲评审模式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
<hr/>
@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 -英国皇家学会等推荐的论文润色机构,关注我们私信【领取独家投稿信,催稿信等全套期刊回复信模板】
◣ 点赞是最棒的支持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看头,非常值得鼓励,称得上颠覆。
这样做,一篇文章的价值不在于它发在哪个权威期刊上,值不值得学习和follow一篇文章不再仅仅是看if,需要读者更多地参与阅读,读者自己得有一杆秤。
现在,科学与伪科学都在期刊里泛滥,阴性结果被大量隐藏,但期刊开放让整个科学环境在逐步面向更广泛大众,但科学技术的专业性审稿人也未必能把握发表的界限,一切公开透明是很好的方式:科学期刊编辑把握创新性和文章整体质量,具体怎么评价交给公开透明的评审和能看到一切的读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络问答

GMT+8, 2024-12-23 15:56 , Processed in 0.0821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