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律之光”罗翔老师《法治的细节》有感!

发表于 2023-4-23 19:15:44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法律之光”罗翔老师《法治的细节》有感!


罗翔老师身上承担了太多荣誉,被“罗师粉”们亲切地称为“法律之光”!但他却评价自己为法学殿堂门前的门童,并邀请各位驻足参观。这是一种自谦的说法,但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实际。他也称自己是“双向牛虻”:一方面,作为“城邦的牛虻”,对权力进行警惕;另一方面,作为民众身上的牛虻,提醒他们激情要在法治的界限之内。
从罗老师对一些具体案件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慷慨大方的分享中,我感触很深,收获颇丰!我总结摘抄了以下几点:
1.承认自己的无知,接受人的有限性、法治的局限性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自认为万事皆知的人只是最大的愚昧,知识分子的傲慢不过是不学无术的另一种表达。”人生而有限,法律的约束力和惩治效能也是有限的。世间万物没有完美的东西,我们只能在缺陷的现实中追求相对的完美、相对的正义。
2.尊重生命,重视道德规则的指引,否则社会将分崩离析

“自由不能成为放纵私欲的借口,也不能成为强者剥削弱者的说辞,否则人与兽就没有区别。人是目的,不是纯粹的手段,在任何时候,避免人的物化,重申对人的尊重,都是法律要极力倡导的价值。”
3.坚守信念,讲诚信

我们以何种信念作为人生的动力?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罗翔老师欣赏道德功利主义的做法,追求结果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结果是否符合道义。用道德主义进行结果意义上的比较。朱熹也曾说:”人不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所以说,诚信是必须要捍卫的道德底线。
4.正义的实现要”讲规则,走程序,在规则程序中寻求正义”

马丁·路德·金说:“手段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正义和正在实现中的理想,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
我们不能按照自以为是的方式寻找正义,而应按照正当的程序去追求。追求完美的实体正义,而无视程序规则,也许在某个个案中会实现正义,但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使得每一个无辜公民都有可能成为刑罚惩罚的对象。只有通过程序性的规则,人类才可以接受一个有缺陷的正义。
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的司法制度只能寻找有限的正义。这种有限的正义之所以能够为人所尊重,就是因为它是通过正当程序所达至的正义。如果无视程序规则追求实体正义,类似张玉环案的悲剧就会不断重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程序往往比实体承载了更多的刑事正义。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杰克逊(Robert H.Jackson)曾说过:“程序的公平性和稳定性是自由不可或缺的要素,只要程序适用公平、不偏不倚,严厉的实体法也可以忍受。”!
5.法律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在刑法中不能完全排斥道德主义,刑法以及作为刑法执行者的国家都必须接受道德的约束。刑法是最严厉的惩罚手段,这种惩罚必须具备道德上的正当性,虽然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但一种在道德上被鼓励的行为一定不是犯罪。无论如何,善行都不能论以犯罪,否则违法就并非不义,反而成为荣耀了。
司法活动不是电脑运算,必须考虑民众的道德情感的行为,唯此才能保证司法的公信力。刑法的合理性不是来自形而上学的推理,而是来自它所服务的道德观念。如果法律过于刚性,司法的作用不是让它更加刚硬,而是要用道德的润滑剂让法律柔软,满足民众的常情常感。
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决定了法律所追逐的正义是有限的。法律条文不可能像数学公式那样精准。法律的正义不可能是完美的正义,有时追求最优选择反而会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我们希望在现行的法律的框架内能够寻找到一个相对较优的选择,让民众朴素的直觉与法律的专业判断不会相去甚远,而这恰恰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6.演好无法选择的人生剧本

我们每一个生命,都会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在某个特殊的时候都会去想,也许我当初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会更好,在那些无限沮丧的时刻,甚至怀疑自己在人间的生命就是一场错误。
但是我们都应该思考,什么才是幸福?电影《无问西东》有一句台词:“如果提前知道你将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重来一遍?”我在很多地方引用过爱比克泰德的这句话,“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我们没有一个人是自愿来到这个世界的,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剧本是你所选定的,我们无法决定出生、身高、智商、父母、家庭条件、贵人相助,人生能够决定的其实很少,也许连5%都到不了。很多人都会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有必要去羡慕他人的剧本。我们最重要的是演好我们的剧本。艾森豪威尔的母亲从小就对他说:人生就像打牌,无论你抓到一副多么烂的牌,都要把它打好。也许起手烂牌也会有精彩的结局。
关于这个话题,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个四肢残缺的人,Nick Vujicic)。 这个人从小就患有一种疾病,天生没有四肢,所以他曾经三次尝试自杀。当他到10岁那一年,他第一次意识到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他成为澳洲第一批进入主流学校的残障儿童,也是高中一位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常战者,并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他也是第一位登上冲浪客杂志封面的菜鸟冲浪客。后来,他设立了一个非营利组织,叫做“没有四肢的人生”斯(Life Without Limbs),在全世界超过25个国家举办了数千场演讲,鼓励了很多的人,也许他的人生可以让你更深刻地体会无法选择的“人生剧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络问答

GMT+8, 2024-12-23 01:23 , Processed in 0.0714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