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发表于 2023-4-19 16:13:13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双相障碍、躁郁症。
属于心境障碍,是一种躁狂与抑郁相交替发作的严重类精神疾病。
主要的特征即为: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的分型,说法不一。
一般而言,双相分为两个亚型,即一型和二型。
而快速循环型指的是:一个可能发生在双相一型和二型中的特殊病程,而并非双相障碍的一个亚型。











双相一型:


  • 至少会出现一次持续一周或以上时间的躁狂或混合发作,并且伴随有兴高采烈的心境和其他3个与躁狂相关的症状(浮夸的思维、急促的言辞、奔逸的思维、跳跃的念头、冲动的行为等)。
  • 患者会以不同顺序经历躁狂和抑郁发作,通常表现为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极度躁狂。
  • 某些患者在经历躁狂阶段后,接着进入抑郁阶段,然后进入心境恢复正常(“情感正常”的心境)的时期。
  • 其他患者在抑郁阶段后进入躁狂阶段,然后进入“情感正常”的心境状态。另有其他患者出现“快速循环”的心境状态。
  • 在大多数情况下,Ⅰ型双相障碍患者在一生中某个时段出现持续至少两周的重度抑郁症的5种或更多的症状(心境抑郁、食欲发生变化、精力匮乏感到疲劳、感到没有价值、失眠或睡眠过多、有自杀的想法或举动等),并且在此期间患者的日常生活机能出现衰退。
双相二型:


  • 患者会交替出现严重的抑郁发作与轻躁狂发作,通常表现为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轻躁狂。
  • 轻躁狂是一种温和形式的躁狂症,虽然它或许不会像完全躁狂那样持续那么长的时间(这种诊断的最低标准是4天),但是所表现的症状是相同的。

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

在快速循环中,患者的心境迅速地在躁狂或轻躁狂或混合障碍与抑郁症之间来回变化。

  • 在12个月内至少有4次心境发作。
  • 这些心境发作需要满足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或重性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及持续时间标准;快速循环型的心境发作与非快速循环型的心境发作并无差异。
  • 两次发作之间以持续至少2个月的部分或完全缓解期为界,或是以转变为相反极性的发作为界。躁狂发作和轻躁狂发作被认为是属于同一极性;因此极性的转换是指这两种发作之一与重性抑郁发作之间的转换。






躁狂:

躁狂发作包括有临床意义的心境、精力、活动、行为、睡眠及认知改变。
尚不清楚同一名患者躁狂多次发作的症状特征是否一致。
然而,同一名患者至少在部分病程中的发作往往相似。
例如,容易发生欣快性躁狂的患者,很可能反复出现欣快性躁狂发作。
除非物质滥用、头部损伤或病程导致了表现改变。
不同患者躁狂发作的强度差异很大。

躁狂的主要症状表现:

  • 心境的异常高涨、易激惹和不稳定。
典型躁狂的特征为心境异常愉悦、欣快或高涨。
可能伴有脱抑制的行为 (例如穿戴过分华丽或在公众场所脱衣物)、无视社会规范、狂妄自大,以及不断寻求刺激和社交活动,例如行为轻佻、重拾旧时友谊或与陌生人煲电话粥;患者心境高涨时可能最初具有打动他人的感染力,但往往对他人需求不敏感而遭到反感。

  • 精力和活动的持续增加。
表现为:计划和活动增加的特征常为冲动、判断力差和漠视风险。
此类行为包括:新的和愚蠢的商业投机、无节制的透支消费、不贞行为或与陌生人性交,以及鲁莽驾驶。
此外,患者通常无法完成许多已经开始的任务或项目。

  • 常有过度的幸福感和自信,甚至还有精神病范畴的夸大。
例如,一些患者认为自己与上帝或名流有特殊关系,或者拥有超越他人才能的天赋。
在一般人群的躁狂个体中,研究认同度最低的是自尊膨胀和夸大。

  • 睡眠需求减少。
但这不同于失眠,失眠是感觉疲劳仍无法入睡。
躁狂患者即使短睡(例如3小时)甚至不睡,也可能感觉休息够了。
或感觉精力充沛和”兴奋”,有些患者可持续数日不睡。

  • 常见的认知症状。
精神活动增加、思维奔逸、注意力随境转移,以及很难区分有关与无关的想法。
这些症状导致意念飘忽(从一个话题突然转向另一个话题,两个话题间有可理解的关联)。
此外,患者可能无法回忆起躁狂发作期间的事件。

  • 高声言谈、言语迫促或语速增快且难以打断。
可能伴有玩笑、歌唱、拟声词(选词基于发音而非含义)和戏剧性举止。
易激惹患者往往发表充满敌意的评论,比平时更易诅咒发誓,或愤怒地发表长篇大论。

  • 心理社会功能显著受损。
常需住院以保护患者,并防止其做出后果惨痛的行为,例如经济损失、失业、离婚和伤人。
治疗的难点之一是许多患者(尤其是精神病患者),很难认识到自身的精神疾病和功能障碍,也无视他人的意见反馈。
躁狂病程可能以突发为特点,发作会在数日内快速进展。躁狂发作的持续时间从数周至数月不等。








轻躁狂:

轻躁狂发作的特征为与躁狂类似但程度更轻的心境、精力、活动、行为、睡眠和认知改变。

例如:

  • 轻躁狂期间自尊可能膨胀,但从不会达到躁狂期间那种妄想性夸大的程度。
  • 尽管轻躁狂或躁狂都可出现精神活动过多和意念飘忽,但轻躁狂患者的思维形式更有条理。
  • 轻躁狂患者的思维通常迅速且有创造性,从而导致目标导向的活动增加且成果颇多;而躁狂患者的思维奔逸且不连贯,从而导致漫无目的或无效的过度活动。
  • 轻躁狂患者说话快速且大声,但相对躁狂患者来说通常较易打断。
  • 轻躁狂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可能较好或轻度受损,而躁狂患者该功能明显受损。
  • 轻躁狂患者仅有轻至中度的冒险行为,但躁狂患者有严重的冒险行为。
  • 根据定义,轻躁狂没有精神病性症状,无需住院治疗。有精神病性特征或需要住院的患者属于躁狂。

轻躁狂的病程通常突发,并在1-2日内迅速进展。发作常在数周内消退。
一些患者的轻躁狂症状可能比躁狂症状更快消退。
尽管如此,仍须认真对待轻躁狂症状,因为其可能提示病情更不稳定和需要治疗。
抑郁发作包括有临床意义的心境、行为、精力、睡眠和认知的改变。发作强度差异很大。
与单相重性抑郁相似,双相重性抑郁的特征通常为情绪不良,以及精神和身体活动减缓。








抑郁:

重度抑郁的症状表现:

  • 语速慢且声音小、寡言少语,目光接触少。
  • 对性交等令人愉悦的活动兴趣极低,精力较差。
  • 记忆和专注力受损。
  • 食欲下降伴体重减轻,或食欲增加和体重增长。
  • 行为通常变缓,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激越,例如静坐不能或绞扭双手。
  • 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
  • 无价值感、过度内疚感。
  • 自杀意念和行为。
  • 发作期不讲卫生、外表不整洁。
  • 无助感和绝望感、反刍思维
  • 优柔寡断、消极和虚无的想法。
  • 躯体症状(例如疼痛)
  • 心理社会功能受损。

双相障碍的抑郁症状比躁狂/轻躁狂症状更常见,尤其是双相Ⅱ型障碍患者。
同一名患者在双相重性抑郁多次发作时的症状特征往往不同。
双相重性抑郁的病程不一,可能为突然发病;也可能在数周至数月内缓慢发生,发作通常持续数月。
双相障碍患者死于自杀,该比例高于一般人群。
患者自杀身亡的危险因素包括绝望感和自杀未遂史。

双相障碍患者常有自杀企图,危险因素包括从未结婚(单身)、躯体或性虐待史、双相障碍发病年龄较早(例如<25岁)、抑郁症状、混合状态、逐渐加重的抑郁和躁狂发作、共病精神障碍以及自杀死亡家族史。








混合:

双相躁狂、轻躁狂和重性抑郁的发作可伴有反相症状,这称为伴混合特征的心境发作。例如「伴混合特征的重性抑郁」或「伴混合特征的轻躁狂」。

「伴混合特征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特点是:
发作满足全部的躁狂标准或轻躁狂标准,并且在发作的大多数日子里至少存在3种下述症状:

  • 抑郁心境
  • 对大多数活动的兴趣或愉悦感减退
  • 精神运动性阻滞
  • 精力差
  • 过度的内疚感或无价值感
  • 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想法,或企图自杀

「伴混合特征的重性抑郁」发作的特点是:
发作满足全部的重性抑郁标准,并且在发作的大多数日子里至少存在3种下述症状:

  • 心境高涨或膨胀
  • 自尊膨胀或夸大
  • 比平时更健谈或言语迫促
  • 意念飘忽(从一个话题突然转向另一个话题,话题之间有可理解的关联)或思绪奔逸
  • 精力或目标导向的活动增加
  • 过多地参与很可能导致痛苦后果的愉悦活动,例如狂热购物或轻率的性行为
  • 睡眠需求减少

提示存在混合特征的征象包括:有临床意义的激越、焦虑或易激惹。

伴混合特征的心境发作可能为新发,也可能从单纯的躁狂、轻躁狂或重性抑郁发作进展而来。

伴混合特征的发作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可缓解或演变为单纯重性抑郁。
虽然伴混合特征的躁狂常见,但此类发作不常转变为单纯躁狂。

混合特征经常出现。

相比不伴混合特征的双相障碍患者,伴混合特征者更易出现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更可能存在共病焦虑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

此外,相比单纯双相重性抑郁患者或单纯躁狂患者,伴混合特征的心境发作患者往往对治疗反应更差。

在躁狂、重性抑郁和混合发作期间,可出现精神病性特征。
例如妄想(坚定的错误观念)和幻觉(错误的感官知觉),也可出现紊乱的思维和行为。

与双相重性抑郁相比,躁狂发作期间可能更常出现精神病性特征。
妄想可能包括夸大妄想、被害妄想、性妄想、宗教妄想或政治主题妄想;
幻觉的性质通常为幻听。

双相心境发作通常包括精神病性症状,但尚不清楚精神病性特征是否与更严重的长期病程有关。








共病:

大多数双相障碍患者至少存在1种精神共病,常见的精神共病包括:
(1)焦虑障碍
(2)物质使用障碍
(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4)进食障碍
(5)间歇性暴怒障碍
(6)人格障碍
(7)创伤后应激障碍

双相障碍患者合并一般躯体疾病的风险增加。
双相障碍患者似乎比一般人群更常出现暴力行为,但该风险至少部分归因于共病,例如物质使用障碍。此外,双相障碍可能比其他精神障碍更常出现攻击行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煎与熬



公众号定期分享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知识和心路历程。
希望你也能在荒谬的人生里做你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1.我没有乱发,所参考的资料全都是根据专业医学资料所整理;2.真实的东西不会引起恐慌,能令人恐慌的往往是自己本身的愚蠢;3.再没有凭证就说我乱发的话,拉黑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别乱发!欧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说我乱发总要拿出你的理由吧?你想说我的文章有问题,麻烦带着你的专业知识和语言逻辑评论和私信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阿斯伯格征听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高功能自闭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呢?这和双相有什么关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as症状有一些像你可以看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别乱发,容易引发别人恐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我看了你的文章之后所产生的直观感受吧,对我的无知感到很抱歉![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络问答

GMT+8, 2024-12-22 21:38 , Processed in 0.0820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